水文地質

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編制方法

  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是以遙感圖像為依據,通過對區域地形地貌、水系、巖性、第四沉積物、地質構造、土壤、植被和各種表征地下水分布特點的水文地質現象的解譯,以及對地面調查、物探鉆探等資料的綜合分析,編制完成的反映區域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和富集狀況的圖件。
  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根據調查任務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專題類型,如區域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城市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礦山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農業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等;在表現形式上通常有線劃圖和專題影像圖兩類。
  (—)編制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的基本要求
  1)明確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是水文地質遙感調查最終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編圖內容必須以總體目標任務為依據,全面反映遙感調查成果。
  2)隨著遙感技術和數字制圖技術的發展,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件宜采用數字制圖技術。其工作流程、方法技術及質量指標既要適應任務的需要,也應充分體現相關技術的發
  展水平。
  3)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的編制在遵循水文地質學科規律的基礎上,應突出遙感技術的特色,充分利用遙感圖像真實、直觀、動態、三維可視等優勢,圖件的表達方式可以形
  式多樣、新穎靈活。
  4)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是遙感解譯成果的集中體現,因而編圖必須執行國內已頒布的規范、規程的標準。

  (二)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的編制方法
  1.編圖方案的制訂
  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制作前應明確編圖任務,編制工作方案,對編圖的數學基礎(投影性質、坐標系統、高程基準)、圖面結構、要素內容、圖層設置、色彩配置、地理要素選配、軟件平臺選擇等作出設計,并明確方法流程、技術指標、工作進度和質量監控措施。編圖方案需經主管部門審定c
  2.地理底圖編制
  地理底圖是基于調查區相應比例尺地形圖編制而成,用以承載調查成果信息的基礎圖件。水文地質遙感解譯的成果通常反映在與調查比例尺一致的地理底圖上。
  地理底圖的圖層可按點、線、面要素分層設置,通常包括行政區劃界線、居民地、交通、水系、等高線和地貌點等要素信息的多個圖層。為了突出水文地質遙感調查的專題信息,地理底圖各圖層的要素需要按有關規范做必要的精簡和修正。
  用以制作地理底圖的地理要素信息與現狀不一致時,應以經過糾正的最近時相遙感圖像作參照,修編制作新圖層,替代老圖層。修編的重點是隨時間推移易于發生變化的河流、湖泊、道路、居民地等要素。
  3.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內容的編輯
  1)格式轉換與導入。首先需將水文地質遙感解譯信息轉換為矢量格式,經投影變換后導入到制圖軟件中,與地理圖層相匹配;有空間地理編碼的遙感解譯專題信息可直接導人到制圖軟件中,經投影與坐標變換后與地理圖層相匹配。
  2)圖層設置。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應根據任務要求和專題特點,按點、線、面要素分層設置必需的圖層,包括地貌點、水文地質點等地質符號、地質年代號、居民點等點符號注記圖層,地質界線、專題解譯類型線、水系、行政界線、交通線等線要素圖層及地質體多邊形、專題解譯類型多邊形、城鎮居民地多邊形等面要素圖層。
  3)數據編輯。①對矢量化后的線段進行圓滑處理,封閉所有尚未閉合的區域,消除不應出現的懸掛線段。②根據編圖方案和有關標準的規定,按所采用制圖軟件系統的操作要求,進行點、線要素的編輯,賦予點、線參數。③套合編輯好的點、線圖層。④選取面要素圖層組成各類多邊形的線段,拓撲多邊形,并賦予面參數。⑤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中的點、線、面等圖式與圖例應按相關規范、標準執行c⑥將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層與地理底圖圖層套合,進行圖內要素的整圖編輯。先按編圖方案設定的圖層順序疊置全部圖層;然后調整圖面的整體結構,注意要素的密度和避讓關系,力求圖面結構合理、美觀:再經檢查、校稿、修改等程序,最終完成圖件的編制。
  4.圖面整飾
  分為圖廓整飾和圖外整飾兩部分。前者主要為繪制圖廓和加注經緯網坐標;后者包括標注圖名、數字比例尺與線段比例尺、圖例、圖幅接圖表、遙感圖像拼接表、責任表、剖面圖、密級、編圖說明等。具體的技術要求應執行國家有關標準和行業相關技術要求的規定。
  5.圖件輸出
  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最終以柵格文件或矢量文件形式輸出,分辨率不能低于300dpi。
  6.圖件質量控制與評價
  水文地質遙感解譯圖的編制是一個細致復雜的過程,需要在流程的各個環節重視質量控制。
  圖件編繪質量的評價方法與遙感影像圖編制精度評價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