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資源開發利用

化石能源替代品:“地熱能+”利用的逆襲之路-新能源

地大熱能地熱+網訊:化石能源替代品地熱能利用的逆襲之路-新能源  地熱能是來自地球內部的熱能,它的能量來源于地球行星的形成以及內核礦物質的放射性衰變。地熱被定義為可再生能源,因為與地球的熱量相比,任何被人類活動所預計的熱量提取都很小,地球內部的熱含量約為10^31焦耳,大約是2010年全球能源消耗量的1000億倍。


化石能源替代品:“地熱能+”利用的逆襲之路-新能源-地大熱能


全球都追求碳減排的情況下,地熱能算得上是很好的一種化石能源替代品,作為一種綠色的能量來源,它不會對我們的環境帶來任何負面影響。


熱能有著很大的潛力,地球內部的熱能每時每刻都在以44.2TW(太瓦)的速率通過地幔與巖石的傳導流向地表。而這個數字可以說是十分恐怖,恐怖到什么地步了呢?要知道當前人類社會的能源消耗,光是石油這一項每天就要使用約1億1千萬桶,這還沒算上煤的使用以及水電、核電資源。而僅地熱所能帶來的能量,就足以承擔我們當前全人類社會所消耗能量的2倍之多。


可以說,如果能夠將地熱能的利用率提升到50%,那么無需去挖掘使用其他任何能源,即可維持全人類社會的正常運轉。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地熱直接利用量早在2015就超越美國穩占世界第一位了。在2020年,我國地熱直接利用量為40610MW,遠超第二名美國的20712MW,幾乎是第二名的兩倍之多,但是在這其中也存在顯著的問題,就是我們的能源利用手段較為低級。地熱直接利用,顧名思義就是直接地利用地熱,不涉及如用來發電這種能源的二次轉換。這就決定了當地的地熱能只能在當地消化,無法轉移到大范圍外的其他地區去使用。


目前我國直接利用地熱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地熱供暖:采取60~100攝氏度的熱水為樓宇供暖地熱工業:將地下熱水采集使用在工業生產之中。地熱農業:借用地熱搭建溫室大棚種植蔬菜。地熱醫療:使用溫泉去療養人體疾病。


直接利用地熱的方式則分為:

地源熱泵:使用地源熱泵實現地下熱水與所需能源的熱交換,2017年底的裝機容量為20000MW。淺層地熱能:使用淺層地熱能去實現供暖制冷,2019年底實現8.41億平方米的供配。水熱型地熱能:使用水熱直接供暖,2018年實現1.65億平方米的供配。


化石能源替代品:“地熱能+”利用的逆襲之路-新能源-地大熱能


地熱發電地熱利用的最高形式。


面對我們地熱發電資源質量不高的現狀,我們選擇了走另外一條新路:干熱巖發電

干熱巖是指一種沒有水或蒸汽的熱巖體,主要是各種變質巖或結晶巖類巖體。干熱巖埋藏于距地下2000~6000m 的深處,溫度為150~650。而使用干熱巖進行發電,則是通過注入井將低溫水輸入熱儲水庫中,經過高溫巖體加熱后,在臨界狀態下以高溫水、汽的形式通過生產井回收發電。今年6月,河北省實現了干熱巖試驗性發電。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干熱巖試驗性發電


化石能源替代品:“地熱能+”利用的逆襲之路-新能源-地大熱能


其次,我國出臺了很多政策

我國多地嚴格管控抽采地熱水,這保障了我國地熱資源長久可持續地發展下去。將地熱發電納入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國家能源局征集“十四五”能源發展意見建議,將試圖開放能權、碳排放市場化交易。健全行業標準規范,助力地熱高質量發展。

 

相信在相關技術的突破與政策的引導之下,我們的地熱發電產業必將蓬勃發展起來,與地熱能直接利用并肩,一同為我國在2030達成碳達峰、2060實現碳中和做出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