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資源開發利用

湖北英山地熱田的開發與利用

  湖北英山地熱田位于英山這一小城鎮的中心部位,是中國中、小城鎮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效益比較顯著的地熱田之一,其可開采地熱水約14 730m3/d, 平均水溫59.6℃。當地政府將地熱資源開發作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進入80年代以來,對地熱資源開發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遵循有限目標、有序發展的原則,不斷把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推向深入。目前,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已擴展到農業、工業、醫療旅游等8個領域,109個項目,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地熱科研1970年組建了“英山地熱科學試驗站”。設置農業水產養殖醫療三個科研組,相應地建成地熱溫室840m2、地熱醫療室(20張床位)。試驗站先后與有關單位共同完成“垂直杉組織培養”、“家蠶性控”、“紅薯77-6”、“紅薯18”、“水稻花培125”、“羅非魚性控”、“仔幼甲魚快速生長”等10余項科技項目,推動了地熱資源開發
 
  (2)地熱養魚養殖羅非魚為主的熱帶魚發展最快,養殖水面由1985年前的不足0.33hm2,發展到目前的近百畝,湖北大別山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此擬建規模為20hm2的水產養殖場,進行甲魚、烏龜、鱸魚、羅非魚、牛蛙等水產品的養殖開發,現已完成一期工程1.66hm2的建設。
 
  (3)地熱溫室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早期建成的雙屋面鋼骨架玻璃溫室,采用地熱水為地上空氣加溫和地下管道加溫的雙向加溫,用尾水噴、灌作物的方式,進行水稻育種、花卉栽培、食用菌移栽、蔬
 
  菜種植、組織培養等;二是鋁合金鋼管骨架塑料薄膜棚。目前后者因結構占地少、造價低、拆蓋膜方便、全年可用、骨架耐腐蝕等優點而逐步代替了前者,溫室也由種植地面作物擴大到水池養殖
 
  (4)地熱水灌溉早期是利用浴池、魚池棄水和地熱井自溢水放養浮蓮越冬,向鄰省提供水浮蓮種,后期發展到水稻育秧和灌溉。試驗表明地熱水育秧對早稻苗期生長、防止低溫爛秧和促進生長有較好的作用;用地熱水灌溉的稻田禾苗莖桿粗壯、葉片寬厚、抗病蟲害能力強,比未灌地熱水的稻田畝平均增產220kg左右 。
 
  (5)浴療1985年,建成集中西醫、按摩、浴療于一體的“溫泉療養康復醫院”,現有床位150張。利用地熱水的化學成分、溫度、浮力、壓力等作用,配以針灸、推拿、按摩和中西藥物開展關節炎、類風濕、頸、肩、腰、腿等運動系統疾病及多種皮膚病的治療,收治療養人員4萬多人次,治愈率達87.5%。
 
  (6)設置溫泉浴池實行西、北溫泉并網向城區統一供應地熱水,城區居民基本實現了洗用地熱水。在東、西、北溫泉及城區共建有高、中、低檔溫泉浴池8處和一個桑拿浴室,每天可滿足1 500人次以上的人洗浴。
 
  (7)地熱游泳館1980年建成一座地熱室內游泳、跳水館,占地16 000m2, 現已成為湖北省唯一的冬泳培訓基地,為國家培訓了一批世界水平的優秀游泳、跳水運動員。
 
  此外,地熱水還用于繅絲、棉麻洗染、脫膠、烤膠、恒溫等工業領域。
 
  為更有效的利用地熱資源,當地正制定地熱開發利用的科學規劃,加強立法,建立有利于保護和開發地熱資源的管理體制,主要措施為制定地方性法規,規范地熱資源勘探、開發與利用,劃定地熱資源保護區,實行地熱水專營專管,組建“英山縣地熱開發管理公司”,統一開發、管理地熱資源,建立限量開采、定量供水的計劃管理制度,對地熱資源實行梯度開發,以不斷拓寬地熱綜合利用的領域。